《月跡》閱讀以及答案【最新6篇】
我們都看著那杯酒,果真里邊就浮起一個小小的月亮的滿圓。舉著,一動不動的,手剛一動,它便酥酥的顫,使人可憐兒的樣子。大家都喝下肚去,月亮就在每一個人的心里了。以下是人見人愛的小編分享的6篇《《月跡》閱讀以及答案》,希望能對您的寫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。
參考答案: 篇一
1、(1)“生活上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發現”,只要你愿意去發現,美無處不在,希望無處不在。(2)有了屬于自己的希望,也就會擁有屬于自己的天空和世界,因為希望是我們奮斗過程中的憑據和證明。
2、尋找月亮,其實也是在尋找夢想和希望。找到了月亮,也就有了希望,心里便踏實了,滿足了。文章抒發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對幸福的渴望追求。
3、作者描寫了酒杯里的月亮、天上的月亮、眼睛里的月亮、沙灘上的月亮,美麗的月亮無處不在,成了幸福與希望、美好與安寧的象征。這樣描寫語言表達流暢,層次分明,而且充滿詩情畫意。
《月跡》閱讀答案由YJBYS文學網整理,供大家參考學習,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能有所幫助。
《月跡》閱讀題答案 篇二
《月跡》閱讀題答案
1、解題?!?、指月兒在孩子們心中美好的印跡2、月兒的變化過程3、尋月就是尋找美好的過程?!?/p>
2、關于線索?!?、地點分:屋子中=院子中=沙灘上2、情感分:失望=爭執嫉妒=滿足3、事情發展分:盼月兒=尋月兒=議月兒】
3、月兒象征什么?【美好的生活、希望、幸福、安寧、夢想等】
4、尋月象征什么?【1、尋找美好希望的過程2、欣賞美好皎潔月色的一種自然美的體驗】
5、開頭不滿足,為什么結尾卻滿足了?【不滿足:小孩子對什么都很好奇,心中有無數為什么,總想探究一番2、尋月就是尋找美好和希望,找到了月亮,就是擁有了美好和希望,內心踏實、滿足了;抒發了兒童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,對幸福生活的追求、渴望?!?、主題?!?、抒發了兒童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,對幸福生活的追求、渴望2、具有童心童趣,孩子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強烈心愿;爭強好勝;和睦而純潔?!?/p>
7、為什么說月兒是我們蓋在天上的一枚印章?【1、印章泛指圖章,證明擁有此物,且對此負責2、既然月兒是印章,那么天空就是一張白紙,紙上的。作品由我們完成,為我們所擁有,我就成了天空的主人,月兒屬于每個人3、天空就是我們的人生,我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4、天空代表人世間的一切,說明我們只要有對生活美好的期盼,我們就會擁有一切,那個月兒,即希望,是我們為人生奮斗的憑證4、小孩子擁有無窮無盡的想象力?!?/p>
8、你可以從哪兒找到月兒?【1、酒杯中、天上、眼睛里、沙灘上2、說明月兒無處不在,希望也無處不在3、寫作層次分明,充滿詩情畫意般的美感(文章對月兒的描繪)】
9、孩子們爭月的意義?【1、具有童心童趣,豐富的想象力2、孩子們好奇、要強3、都對美好事物充滿向往?!?/p>
10、關于文中的奶奶形象?!?、知道呵護孩子們的童心童趣和童真2、是個高明的教育家,注重引導孩子們探索自然,探索外部世界3、以一個巧妙的方法解決了孩子們的小糾紛4、個人熱愛生活,童心未泯,以恰當的手段把孩子們的內心誘導到更高的境界?!?/p>
11、如何解釋文中說孩子們的眼睛里都有一個月兒?【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,而月亮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,那就說明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的愿望和理想在在孩子們內心扎下了根?!?/p>
12、這句話如何理解“奧,月亮是這么的多:只要你愿意,它就有了哩”?【1、奧是知道、了解的意思2、它指月亮,說明月亮之多3它不可以改成你,如果改成你,則說明了你如何擁有月兒,遇上句意思不符合,上句話指:月亮很多?!?/p>
閱讀題答題技巧 篇三
1.抓關鍵詞語
很多重點句的含義,往往是通過一、二個動詞、形容詞、副詞、數量詞等關鍵詞語傳遞出來的。抓住句中關鍵詞語去深入理解句子,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種賞析句子的方法。
2.抓修辭手法
修辭手法的運用,能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形象、生動、傳神。修辭常見的有八種(即比喻、比擬、夸張、排比、對偶、反復、設問、反問),它們在不同的語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。
3.抓句式特點
常見的句式特點有:長短句結合、句子對仗工整、雙重否定句。排比句、反問句、倒裝句等。
4.抓表現手法
表現手法是作家在創作中為塑造藝術形象,表達審美情感時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手段,如襯托、對比、借景抒情、托物言志、聯想、想象、象征等。
5.抓結構作用
一個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有承上啟下、前后呼應、總結上文或總結全文等。我們應該抓住總領句、過渡句、總結句分析其在結構上的作用。
6.抓思想內容
準確把握內容及思想情感每個句子本身都可提煉出一定的內容,也有的飽含作者的某種思想情感。在賞析句子的答案中,內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
閱讀題: 篇四
1、細讀選段,談談你對下面幾句話的理解。
(1)噢,月亮竟是這么多的:只要你愿意,它就有了哩。
(2)我突然覺得,我們有了月亮,那無邊無際的天空也是我們的了,那月亮不是我們按在天空上的。印章嗎?
2、文章結尾說“大家都覺得滿足了”,反映了孩子們什么樣的心理?文章抒發了一種什么感情?
3、請問作者描寫月亮是從什么角度結合什么事物來寫的?這樣寫有什么作用?
《月跡》 閱讀答案 篇五
小題1:我們河中尋月;我們沙灘議月。
小題1:“奇”指“月亮并沒走”;“滿足”指只要我們擁有了月亮,也就擁有了整個天空,擁有了所追求的美。
小題1:“生活上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發現”,只要你愿意去發現,美無處不在,希望無處不在。
小題1:不設統一答案。
小題1:圍繞著“月”這一線索總結中心事件。主要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,要求學生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事件
月跡閱讀答案 篇六
①奶奶說:
②“它走了,它是匆匆的;你們快出去尋月吧?!?/p>
③我們就都跑出門去,它果然就在院子里,但再也不是那么一個滿滿的圓了,盡院子的白光,是玉玉的`,銀銀的,燈光也沒有這般兒亮的。院子的中央處,是那棵粗粗的桂樹,疏疏的枝,疏疏的葉,桂花還沒有開,卻有了累累的骨朵兒了。我們都走近去,不知道那個滿圓兒去哪兒了。卻疑心這骨朵兒是繁星兒變的;抬頭看著天空,星兒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許多。月亮正在頭頂,明顯大多了,也圓多了,清清晰晰看見里邊有了什么東西。
④“奶奶,那月上是什么呢?”我問。
⑤“是樹,孩子?!蹦棠陶f。
⑥“什么樹呢?”
⑦“桂樹?!?/p>
⑧我們都面面相覷了,倏忽間,哪兒好像有了一種氣息,就在我們身后裊裊,到了頭發梢兒上,添了一種淡淡的癢癢的感覺;似乎我們已在了月里,那月桂分明就是我們身后的這一棵了。
小題1:第③段的描寫表現了中秋月亮的什么特點?(3分)
小題2:當奶奶告訴孩子們月亮上有桂花樹時,孩子們都有什么反應?請結合原文用自己的話來回答。(3分)
小題3:奶奶讓孩子們抬頭看月,出去尋月,讓孩子們知道每個人都有一個月亮;又讓孩子們見到水中之月,瞳中之月。結合全文,你認為奶奶是個什么樣的人呢?(4分)
參考答案:
小題1:比平日明顯大多了,也圓多了,十分明亮,可以清晰看見里邊有什么東西.
小題2:孩子們先是驚詫,一會兒,身臨其境.好像到了無比美妙的境界,似乎自己就在月中,月桂就是庭桂。(3分如是原文.酌情扣分)
小題3:奶奶童心未混,高明的教育家,善于引導孩子關注外界,探索自然,注重調解糾紛等.
小題1:
試題分析:結合第③段內容,用原文回答即可。
小題2:
試題分析:通過仔細閱讀,仔細揣摩對話時的語氣,感到一種無比美妙的境界。
小題3:
試題分析:從多種角度可以回答這個問題,從奶奶教育孩子的角度,從奶奶的童心等角度。
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,以上就是一秘范文為大家帶來的6篇《《月跡》閱讀以及答案》,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,更多范文樣本、模板格式盡在一秘范文。